• 食品科技

    不用燒秸稈了,新技術破解水稻秸稈還田難題

    2011-11-22 10:16

    近日,在中科院合肥物質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南崗實驗基地,利用離子束誘變技術獲得的脆稈水稻正在收割,一大片水稻秸稈在收割機身后變得粉身碎骨。圍觀的農民高興地說:真的可以不用燒秸稈了。作物秸稈處理一直是農業生產中的難題

    ???近日,在中科院合肥物質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南崗實驗基地,利用離子束誘變技術獲得的脆稈水稻正在收割,一大片水稻秸稈在收割機身后變得“粉身碎骨”。圍觀的農民高興地說:“真的可以不用燒秸稈了。”
    ?
    作物秸稈處理一直是農業生產中的難題。由于作物秸稈柔韌,機械難以粉碎,機收后秸稈過長,耕作時不易翻壓進土壤,造成秸稈長期不腐解,直接影響后季節作物播種和生長。秸稈焚燒還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物質資源浪費。
    ?
    合肥物質院的科研人員發現,從作物品種自身的遺傳入手,通過改變莖稈細胞木質素、纖維素的含量和比例,使之在田間莖稈脆而不易倒伏,可在收獲時達到秸稈易粉碎、機械能耗低的效果,從根本上解決秸稈還田問題。
    ?
    他們利用離子束輻照技術獲得了1個水稻脆稈突變體,其表現莖稈脆而不倒,葉片和谷粒都不表現脆性,可進行正常的田間操作。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該突變體莖稈變脆主要是莖稈細胞纖維素含量降低、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增加所致。
    ?
    為評價該脆稈突變體的應用潛力,研究人員開展了大面積的田間試驗表明,該突變體分蘗力強、抗倒伏,產量較對照品種增加5%左右;成熟期機械收割,突變體秸稈容易粉碎,粉碎的秸稈長度85%以上小于5厘米,最長不超過10厘米。收割機可將粉碎的秸稈均勻散在田間,機械作業負荷輕。同時,脆稈水稻還很適宜家畜飼用,是畜牧業很好的飼料來源。(來源:科技時報)
    分享到: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