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5 09:40
鄭州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是我校創建較早的院系之一,1980年開始招收食品工程專業本科生,1984年招收煙草工程專業本科生。1985年建立食品工程系,2000年更名為食品與生物工程系,2005年4月撤系成立食品
鄭州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是我校創建較早的院系之一,1980年開始招收食品工程專業本科生,1984年招收煙草工程專業本科生。1985年建立食品工程系,2000年更名為食品與生物工程系,2005年4月撤系成立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目前在校各類研究生251人、本科生1353人,設有食品科學與工程系、生物工程技術系、煙草科學工程系和實驗中心。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鄭州市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均亦設在我院。
學科建設:學院現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含煙草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四個本科專業,五個專業方向。擁有食品科學、發酵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生物化工5個工學碩士點及1個工程碩士點—食品工程。其中,食品科學、發酵工程為河南省特聘教授設崗學科,食品科學學科為河南省重點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含煙草)專業為河南省名牌專業。已形成了食品(農副產品)加工高新技術、煙草化學與香精香料、食品生物技術、糧油深加工技術、速凍食品加工、微生物工程、細胞工程、生物催化、生物制藥工程、食品安全與檢測等學科方向。
師資隊伍建設:學院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建設,努力打造一支適應高質量教學要求的教師隊伍。目前,學院有專職教師79人,其中教授18人,省級特聘教授2人,博士34人。形成了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合理,以“博士群”和“教授群”為學術核心,富有創新精神和發展潛力的教學、科研隊伍。
教學教改:我院一貫重視和不斷加強教學改革,已建成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完成省級網絡課程建設項目3個(涵蓋9門課程。全院47%的課程使用了多媒體教學。9門課程實現了遠程網絡教學。教改立項課題21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5項、校級13項。共完成教學改革項目13項。獲國家級教學優秀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校級教學優秀成果獎4項,發表教改論文24篇。
科學研究:十五期間,我院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重大項目、杰出人才創新基金項目、創新人才工程項目4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國家863項目2項,省創新人才工程項目和省青年科學基金各1項,國家及省煙草局煙草企業重大科研項目6項,取得了包括國家二等獎和省部級二等獎在內的成果20多項,創造了數千萬元經濟效益。三年來發表學術論文544篇,65篇被SCI和EI收錄。
實驗室建設:近五年來,學校投入近2千萬元用于學科專業平臺建設,形成了公共基礎實驗平臺,專業教學實驗平臺,學科研究技術平臺。食品加工高新技術、煙草化學和香精香料、食品生物技術平臺建設居于國內先進水平。
學生工作:在黨總支的領導下,我院堅持“德育首位,注重兩支隊伍建設;分類指導,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工作理念,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保持在95%左右,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敢為人先,具有開創精神和較強的創新能力的人才,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
在學校黨政領導下,學院重視師德師風、規章制度和文化建設,形成了健康、持續穩定發展的新局面。自2002年學校開始對系部進行考核,連續五次被學校評為“優秀單位”,2003年院黨總支被評為學校先進黨總支,2004年,院黨總支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優秀基層黨組織。
下設機構:
一、鄭州輕工業學院生物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簡介
鄭州輕工業學院生物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成立于2000年,實行校、院二級管理。中心前身是1989年成立、1997年通過國家教育部組織的高等學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的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生物基礎課實驗室。2002年學校與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建設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發實驗室,隸屬生物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一期工程同年建設成功,于當年投入使用并對外開放;2004年二期工程建設成功,投入使用并對外開放。
中心包括兩個生物基礎實驗室、兩個生物專業基礎實驗室和兩個生物專業實驗室,以及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實驗室和博士研究室等。中心現有實驗指導教師38人,其中具有正高11人,副高11人,中級10人、初級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8人,碩士學位17人;專職管理人員6人。 目前實驗用房面積2980 平方米,設備760臺套,設備總值1915.7萬元。實驗教學中心承擔我校6個專業的基礎實驗課、開放實驗項目和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創作工作,并對全校非生物專業本科生開設生命科學實驗,同時也向研究生開放。中心每年接納學生1000余人,年平均實驗人時數21000個。承擔《非生物類專業生命科學實驗》、《生物基礎實驗》、《生物專業基礎實驗》、《生物專業應用實驗》、《生物類專業研究性實驗》等五大模塊實驗課程,開設實驗項目87個。中心同時也是我校發酵工程、生物化工、食品工程等5個碩士點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保障。
歷經8年的快速發展,鄭州輕工業學院生物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已經建成具有工科背景,集實驗教學與科研為一體的生物大平臺。中心堅持“加強基礎,拓寬知識,開拓思維,培養能力,全面發展,提高素質”的實驗教學理念,以人為本,培養出了大批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兼備的綜合性、復合型生物類專業人才,并產生了強大的輻射作用。
二、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為加快產學研結合和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以及生物技術研究成果的產業化,鄭州輕工業學院與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建設了6大研究室:基因工程研究室、細胞工程研究室、蛋白質工程研究室、發酵工程研究室、食品生物技術研究室和生物電子研究室。通過全面合作和建設,3年內達到以下目標:在硬件設施上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具備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條件;申報成功省級重點實驗室,并具備申報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條件;申報成功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和省級重大科技項目2項以上;形成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開放型研究和開發平臺。
中心配備的世界一流進口儀器設備主要有:
生物安全系統: P2生物安全實驗室、P3生物安全柜、凈化臺
基因導入系統: 基因導入儀、基因槍
基因擴增系統: 熒光定量、梯度、一般PCR儀
細胞培養系統: 搖床、CO2培養箱、中空培養器、轉瓶、發酵罐
細胞破碎系統: 壓力破碎、超聲破碎儀、組織搗碎儀
離心分離系統: 高速、超速、大容量、臺式離心機
分析純化系統: HPLC、FPLC、分離柱、部分收集、梯度儀
檢測定量系統: 紫外、可見光、核酸檢測,酶標、紫外透射儀
電泳分析系統: 等電聚焦、蛋白質、核酸、轉移、垂直板電泳
低溫保藏系統: 液氮罐、制冰機、-80℃超低溫冰箱
按照“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指導思想,生物工程中心旨在充分利用現有的團隊、技術和基礎設施條件優勢,把生物技術產業作為振興經濟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長點,為逐步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提供技術支持,撬動中原經濟的發展。
生物工程中心先后承擔了艾滋、SARS檢測等18個國家和省、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形成了重大疾病快速檢測、共生疫苗研發、食品安全與化學生物檢測、昆蟲表達蛋白生產、蛋白質組研究與生產、工程細胞快速高效構建表達、生物大分子純化、選擇性活性位點標記等8個技術支撐平臺和加樣變色、果膠酶信號肽可溶性表達、基因工程酶抗污染、生物活性位點選擇標記等25項優勢和獨特技術,先后取得國家一、二類新藥證書4項,專利2項,成果18項,獲省、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為了適應科技體制改革和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中心將以發展行業共性及關鍵技術、全面提高本地生物工程技術水平、科研開發能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進程為主攻方向,積極建設全開放型的,集研究開發、中間試驗、科技情報、技術培訓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科研開發生產基地、開放實驗室及相應配套的開放基金,充分發揮平臺功能和引導輻射帶動作用,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三、糧食油脂加工研究所
糧食油脂加工研究所主要研究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等大宗農產品的理化性質、食用品質、加工工藝品質與現代加工技術,重點研究糧油資源的深度開發和高效利用技術。其研究方向對我國糧油資源的科學有效利用,對糧食、油料品種改良及食品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目前研究所共有11人組成,其中教授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8人,省創新人才培養對象1人,省級骨干教師2人。研究成員已在糧油及植物蛋白尤其是在小雜糧和大米蛋白深加工、功能油脂開發及品質分析等方面已初具研究實力,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了《從力學性質測試與感官鑒定分析加熱方式對馬鈴薯組織結構的影響》、《非發酵速凍粉品質關鍵指標及相關性評價》、《省沽油種子油中脂肪酸GC-MS分析》、《玉米醇溶蛋白阻濕性及抗氧化性應用的研究》、《Diffusion in the potato drying》、《The Preparation of β-typed Starch Spherocrystals by Freezing Crystallization》等60余篇學術論文(其中被CA、英國FSTA和三大檢索收錄10余篇),出版了《糧油貯藏加工工藝學》和《速凍調理食品加工工藝與檢測》等學術專著,取得了小麥胚芽中蛋白質和淀粉綜合加工技術研究、新型儲糧殺蟲劑的模擬合成及毒殺作用研究、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小麥胚芽油產業化技術研究、新功能食品原料省沽油籽油的開發及應用研究、姜油樹脂的超臨界CO2萃取及用作啤酒添加劑的研制、植酸對VC保護作用及對油脂抗氧化性研究、濃香花生油新工藝研究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獲獎科研成果。
目前,研究所正在承擔非發酵速凍食品專用面粉的研究開發、大米深加工技術研究與開發、速凍微波中式快餐的研制開發、植酸酯化淀粉的制備及其抗菌保鮮功能研究、速凍食品凍結工藝關鍵技術研究、雜糧深加工技術研究、分子蒸餾法從省沽油籽油中分離γ-亞麻酸和角鯊烯的研究等國家星火、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鄭州市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橫向科研項目多項。
糧食油脂加工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糧食科學與工程、油脂科學與工程、植物蛋白資源開發與利用。主要承擔全省糧油行業的小麥、玉米、大米等谷物的加工、油脂、飼料、貯藏、糧油檢測、糧食制品以及副產品深加工的開發與研究,逐步成為河南省糧油行業的技術創新的主體力量,為廣大糧油行業提供技術開發和技術信息服務。
主要研究方向:
(1)糧食科學與工程
主要立足糧食產后的研究,增加谷物附加值,并有效促進谷物向食品的轉化。涉及谷物化學、谷物加工、谷物制品加工、谷物深度精加工、谷物加工副產品的利用與轉化等方面。
(2)油脂科學與工程
主要研究油脂化學結構、化學和物理特性、油脂營養與生物工程、油脂制取工藝及植物油綜合利用。
(3)植物蛋白資源開發利用
主要研究植物蛋白的結構、物理、化學特性,以及營養和抗營養特性,植物蛋白制取工藝,植物蛋白功能特性,植物蛋白化學和生物化學改性。
四、鄭州輕工業學院煙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煙草技術研究中心具有豐富的辦學資源。已與國家煙草專賣局、各大煙草企業集團以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而密切的合作關系。2004年,與國內最權威的煙草科研機構—國家煙草專賣局鄭州煙草研究院與我校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在共同培養研究生、聯合科技攻關和學術交流方面正進行著廣泛的合作。2005年,紅塔集團與我校簽訂了聯合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協議,國家煙草專賣局在我校建立了卷煙調香工程人才培養基地。目前,在武漢、青島、徐州、新鄭等煙廠建立了7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與北京、南京、深圳、許昌等卷煙廠合作進行著多項科技攻關項目,科研條件較完善。
研究中心在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毛多斌教授的帶領下,已取得了重要科技成果。2000年以來,累計發表論文121篇,鑒定成果10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
研究中心擁有一支穩定的師資隊伍,科研實力雄厚。專職專業教師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4人,碩士5人。師資隊伍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教學、科研能力強。目前主要從事卷煙產品加工、煙用香精香料、煙草煙氣化學、煙草生物技術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00年以來,完成了10余項科技攻關項目,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7項,專利3項,發表科研論文100多篇。
具有完善的實驗室體系,實驗儀器設備齊全,能較好地滿足卷煙工藝、香精香料、煙草化學、煙草生物技術等領域的技術研究工作。主要實驗室包括:卷煙工藝實驗室、卷煙配方實驗室、調香實驗室、評香實驗室、煙草化學實驗室、煙氣分析實驗室等。主要儀器設備包括:GC/MS、高壓液相、原子吸收、超臨界CO2萃取、分子蒸餾、吸煙機等,設備總值800余萬元。
依托優越的科研條件和人才優勢,于1996年創辦了鄭州奧利實業有限公司, 1999年被國家煙草專賣局授予煙用香精、香料定點供應單位,2000年榮獲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的稱號,產值逾千萬元。該公司可在產品中式和成果轉化方面為研究所提供有力支持。
鄭州輕工業學院煙草工程專業自建立以來,以“科教興煙”為宗旨,承擔多層次人才培養任務,同時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針對煙草生產中存在的關鍵性、基礎性和共性問題,開展深層次科學研究,進行高新技術開發,為我國煙草行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煙草工程專業設有煙草化學實驗室、煙氣分析實驗室、CO2超臨界萃取實驗室、分子蒸餾實驗室、生物技術實驗室、GC-MS實驗室、卷煙調香實驗室、卷煙配方實驗室和卷煙物理檢測實驗室。2006年又結合國家煙草專賣局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建設了卷煙評吸實驗室、調香實驗室等高水平實驗室。
煙草技術研究中心主要在以下4方面開展研究:
(1)煙草工程
圍繞煙草加工的各個工藝環節、卷煙產品開發、卷煙材料、卷煙機械、卷煙生產管理等方面開展科技開發與服務工作。
(2)香精香料
圍繞新型天然與合成香料物質、前體香味物質、新型增香包潤材料、煙草香精調配以及香精品控技術等方面開展科技開發與服務工作。
(3)煙草分析與檢測
圍繞改善卷煙香、吃味和降焦減害兩大目標,開展煙草與煙氣相關成分的分析及分析技術等方面的科技開發與服務。
(4)煙草生物技術
開展利用生物技術改善煙草品質、生產新型煙用香精香料等方面的科技開發與服務工作。
?
科研項目:
離子液體中糖苷酶催化蔗糖酯1→2糖苷鍵形成反應的研究
低水分活度環境角質酶協同尼古丁脫氫酶降解尼古丁機理研究
淀粉的超高壓改性及微晶結構比例控制研究
谷物β—葡聚糖凝膠形成過程中結構及其動態變化
豬肉生產加工及關鍵危害控制
新一代工業生物技術專題“生物法制備2,3-丁二醇”
香精香料品控技術體系研究
電離輻照和超高壓技術在肉類加工中應用研究
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工程
鮮切蔬菜商品化處理及貨架壽命的研究新型肉制品抗氧化劑的研究與開發
秸桿連續固態發酵生物質能源及其生物飼料工程化研究
雜糧品質控制及精深加工技術研究
利用細胞工程技術創制懷山藥新種質材料的研究
牙鲆PRMT1基因對細胞抗病毒效果和其他免役基因表達的影響
河南烤煙配伍性及打葉復烤配方模塊設計研究
生物轉化葉黃素酯的研究
超表達SOD基因的重組棉鈴蟲病毒綠色環保型殺蟲劑的研制
高通量食源性致病菌微全分析檢測技術研究
曼地亞紅豆杉細胞培養產生紫杉醇的研究
利用茶質濾棒降低卷煙煙氣中的有害成分的研究
熊果酸分子修飾產物的酶催化合成及生物活性分析
類蛋白反應法生產新型蛋白質資源的研究
超高壓技術處理對白酒質量影響的研究
功能性乳蛋白多肽的開發研究
燕麥膳食纖維對面團流變學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質影響研究
含Bt和CPTI基因雙價重組棉鈴蟲病毒殺蟲劑的研制
大米蛋白ACEIP的酶法產生規律及其酶解模式控制
新型益生菌發酵食品的研究與開發
殼聚糖在河陰石榴貯藏保鮮技術中的應用
傳統與現代文化對酒類生產、銷售的影響研究
煙草中糖酯和糖苷在煙氣中裂解轉移規律的研究
用酶標儀快速定量批檢谷丙轉氨酶的方法學研究
超高壓處理對混濁蘋果汁儲藏穩定性的研究
超高壓對番茄紅素順反異構體轉化的研究
超高壓技術在液態乳加工中應用研究
蘆筍保健飲料的開發研究
Yacon馴化及快繁研究
樺褐孔菌多酚與多糖的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卷面綠色抗褐變劑的開發及應用
抗疲勞飲料的研制
卷面綠色抗褐變劑的開發及應用
?
科研成果:
(1)改善卷煙(群英會)吸食品質的研究,2003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辛夷精油的提取及在卷煙中的應用研究,2003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新型煙用保潤劑的開發研究,2003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4)生物技術制備天然棗香料的研究,2002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烤煙理化特性和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2001年河南省煙草專賣局一等獎,2002國家煙草專賣局三等獎
(6)煙草工程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多媒體教學研究與實踐,2005年河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鑒定)
(7)提高上部煙葉可用性的研究,2005年河南省科學技術廳鑒定
(8)生物技術生產煙草浸膏,2000年河南省科學技術廳鑒定
(9)靶向脂質體超臨界流體技術制作與表征,2002年江蘇省科技廳鑒定
(10)生化技術在煙草工業中的應用,2004年國家煙草專賣局鑒定
(11)一種促進打葉復烤煙葉自然醇化的生物酶處理方法,2005年獲得發明專利
(12)降解煙草煙堿的微生物及其分離、培養方法與應用,2004年獲得發明專利
(13)先定義后定位的產品防偽方法,2007年已受理發明專利
?
聯系方式:
電話:0371-63556124
傳真:0371-63556627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東風路5號
郵編: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