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

    【聚焦】市場難覓真魚翅 “合成魚翅”隨處可見

    2013-01-10 11:01

      省消保委公布魚翅市場亂象后,筆者調查發現,市場難覓真魚翅蹤跡,市面上銷售的所謂魚翅,幾乎都是合成品。  昨天下午,筆

      省消保委公布魚翅市場亂象后,筆者調查發現,市場難覓真魚翅蹤跡,市面上銷售的所謂魚翅,幾乎都是“合成品”。

      昨天下午,筆者來到汽車北站附近部分干水產店和路林市場,大多數經營戶“談翅色變”。在汽車北站附近一家干水產店,當筆者詢問是否有魚翅時,一營業員一開始表示有貨,在另一名營業員提示下馬上改口“沒有了”。而在路林市場的咸干水產批發區,大多數商家都擺手說不賣魚翅,似乎在有意回避什么。

      采訪中,筆者找到了一家仍然在賣魚翅的批發行,一共有五六種魚翅在售,貴的每公斤6000多元,便宜的只要一兩百元。店主告訴筆者,幾千元一斤的魚翅是正宗的鯊魚翅,表面有光澤,看上去像金絲。便宜的則是用其他材料制成的,如用魚骨頭做的“魚翅”比較粗,顏色偏深,沒有光澤;有些形狀很小的“小翅”是用米魚鰭做的。另外還有一類是用淀粉類制成的。這些假魚翅的包裝上都寫著可烹飪佛跳墻、魚翅羹等。從外觀上看,這些“贗魚翅”非常像粉絲。店主稱,現在飯店用的大多是這種“人造魚翅”,一斤魚翅夠辦十桌酒席。

      筆者咨詢甬上部分飯店發現,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一些高檔的五星級飯店都在弱化甚至取消魚翅的銷售,如南苑集團表示下屬酒店的菜單里已很少有魚翅,酒店也不建議客人食用。一些鮑翅館、高檔餐館仍有魚翅銷售,每盅售價上百元,至于原料的真偽,普通消費者則無從辨別。

    分享到: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