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

    【聚焦】酒鬼酒不召回 暗藏“團購門”

    2012-12-02 09:46

      塑化劑風波仍未結束,酒鬼酒(000799)依然是眾矢之的。雖然酒鬼酒塑化劑事件過去了十余天,但是出事后,酒鬼酒為何不全面召回

      塑化劑風波仍未結束,酒鬼酒(000799)依然是眾矢之的。雖然酒鬼酒塑化劑事件過去了十余天,但是出事后,酒鬼酒為何不全面召回塑化劑超標產品,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這其中另有玄機。另一方面,既然去年白酒行業對塑化劑進行了整頓,為何酒鬼酒這次又中招?這些疑問依然沒有完全解開。

      拒不全面召回有蹊蹺

      對于酒鬼酒一直不召回產品的做法,外界普遍感到不可思議。

      11月27日,酒鬼酒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張儒平在當天的電話會議中表示,初步估計,被檢出塑化劑超標的50度酒鬼酒目前市場存貨金額約5000萬元,目前沒有產品召回計劃。

      但實際上,記者從酒鬼酒內部了解到,團購客戶可安排退貨。與此同時,酒鬼酒的團購客戶們也浮出水面。酒鬼酒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因為酒鬼酒的團購客戶要比零售客戶還多,其中三公消費比較多,而這些消費有時是不見賬、不掛賬的,公司在經銷商層面已經安排了,有需要退貨的團購客戶也可以滿足退貨的要求,零售網點這塊其實所占比例比較少。

      塑化劑風波前,光大證券研究的數據顯示,預計2012年酒鬼酒內參酒品牌僅在湖南就有5億的銷售額,2012年內參酒有望達到6億元營收。此外,酒鬼酒正在團購渠道實現高速成長,經銷商的團購出貨占比達到80%。

      既然零售客戶所占比例比較少,酒鬼酒堅決不發“召回令”是什么原因?對此,酒鬼酒上述內部人士解釋稱,現在擔心的就是產品沒有區隔,現在出事的產品是50度的白酒,如果有消費者要求退52度的白酒,就不好辦了。

      據本報記者了解,酒鬼酒目前確立了以洞藏系列為尖端產品、內參酒為超高端產品、酒鬼酒為高端產品、湘泉為中低端產品的“三高一低”的品牌架構。這次被檢測出含有塑化劑的品牌就是438元/瓶的50度酒鬼酒,而內參酒正是酒鬼酒怕因召回受牽連的52度白酒之代表。

      而張儒平在11月27日提供的數據顯示,50度酒鬼酒在公司的銷售占比大約是10%。

      但安信證券的數據顯示,內參酒2011年收入估計在3億元左右,內參在團購渠道量的增長預計可以到30%以上。而據本報記者估算,酒鬼酒2011年公司銷售收入達9.6億元,如果以上述內參酒的銷售數據為參照,內參酒3億元左右的收入占據酒鬼酒去年全年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外,張儒平坦陳,產品塑化劑超標對酒鬼酒經銷商方面也有影響,公司正在安撫經銷商,原則上,經銷商要退酒鬼酒就收,不愿意退也不處理。

      塑化劑事件發生后,酒鬼酒的態度一直被外界認為不誠懇。11月23日,酒鬼酒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根據質量監督檢驗部門的要求,對轉運和包裝過程的各個細節進行嚴格檢查,查明可能導致酒類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原因并認真進行整改,但同時堅稱,公司的產品完全符合GB2757-1981和GB2760-2011等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

      那么,在白酒的生產過程中,塑化劑到底是在哪些環節產生的呢?后經酒鬼酒公司排查,初步鎖定塑化劑可能肇事的三大“元兇”:一是自動包裝線上的小塑料管,一是塑料酒瓶塞,最后是去年包裝車間整修時,臨時使用過的一段長達10米的塑料輸酒管。
    [pagebreak]

      此外,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酒鬼酒并未全面停產,該公司曲酒(基酒)生產正常,未停產,已排查至包裝環節,正進行整改。

      貴州白酒交易所一位不愿署名的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酒鬼酒此前沉寂了好些年,后來一下子就火起來了,酒鬼酒在生產環節用塑料制品,主要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

      酒類尚無塑化劑標準

      事實上,去年臺灣統一集團“塑化劑”污染事件發生后,衛生部已經將17種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塑化劑)納入“黑名單”,并明確臨時限量值。

      酒鬼酒塑化劑事件發生后,2012年9月19日,中國酒業協會發表聲明稱,“2011年5月在我國臺灣地區,檢出食品殘留塑化劑成分后,協會隨即對全國白酒產品塑化劑殘留含量做了大量調研、檢測和查證工作,并對國內外食品產品塑化劑相關技術標準進行了深入研究。”

      隨后的2012年4月,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理事會會議和2012年7月的中國酒業協會全國白酒國家評委年會上,再次強調嚴控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的要求。

      “去年的臺灣塑化劑事件之后,整個白酒行業對塑化劑做過一次大整頓。”貴州白酒交易所上述行業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當時很低調,以前白酒企業在生產環節會用到很多塑料的容器和管道,通過去年的整頓,塑化劑在整個醬香白酒行業中已經基本消失了。

      對于我國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情況,今年的8月20日,中國酒業協會通過對全國白酒產品大量全面的測定,認定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

      對此,河南寶豐酒業有限公司企劃中心總經理晉育鋒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并沒有專門針對白酒行業塑化劑含量的標準,一般沒有標準的話,會遵從食品領域安全的標準,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最高含量為0.3(SML)的標準是衛生部的標準。

      即便如此,中國酒業協會給白酒行業還是提出了兩條建議,“加強白酒生產環節監管力度,從白酒生產源頭抓起,禁止在白酒生產、貯存、銷售過程中使用塑料制品,防患于未然;要求衛生部門進行白酒塑化劑殘留量安全風險評估,待評估后,制定出白酒產品塑化劑安全標準。”

      但是,協會的建議在酒鬼酒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酒鬼酒上述內部人士認為,在中國酒業協會對所有酒廠生產工藝中無塑化的要求上,酒廠顯然對此通知不夠重視。

      “現在無論有沒有標準,都要按照衛生部的要求來做。”酒鬼酒上述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酒類現在沒有自己的塑化劑標準,從質監局的角度我們沒有標準,但是從衛生局的角度就有標準,因為衛生部有食品行業的塑化劑含量標準,在我國食品安全領域的分管部門很多,衛生部門負責防疫,質監部門負責生產制造環節,工商部門負責流通,農業部門負責原料。

      對于酒鬼酒未來的打算,酒鬼酒上述內部人士稱,塑化劑事件對于酒鬼酒今年的業績影響不是很大,但是明年開春后,等過春節的時候,可能影響就會真正顯現出來。

    分享到:
    av视频